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动态 > 考试时间|内容 >

2017天津区残联系统招聘239名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人员考试笔试复习资料(19)

2017-08-25 09:39:25 来源: 天津市人才服务中心

六十六、什么是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的主要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公共交通设施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公共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卫生间、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的主要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语言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盲文、大字印刷,方便盲人、聋人使用的网络,电子信息和辅助设备、技术等。

六十七、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全国助残日活动始于1991年。

六十八、文化助残活动有哪些主要形式?

文化助残活动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形式多种多样,如“助残帮教”、“科技助残”、“爱心赠书”、“爱心送戏”等。

助残帮教:倡导学生和社区知识分子义务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务,帮助其提高文化水平。

科技助残:倡导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农村科技工作者义务为残疾人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开展科技扶贫,帮助残疾人家庭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实现科技致富。

爱心赠书:倡导杂志社、出版社及全社会向残疾人或残疾人基础设施赠送书刊及音像制品;倡导大学生义务为盲人灌录有声读物。

爱心送戏:倡导文艺团体深入残疾人相对集中的特教学校、福利工厂和基层社区,义务为残疾人演出文艺节目,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对残疾入开放,并按国家的无障碍建筑规范设置或改造环境,提供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吸纳残疾人参加。

六十九、什么是特殊艺术?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取得了哪些成就?

特殊艺术是20世纪后期针对残疾人艺术产生的一个新词。广义的特殊艺术是指残疾人从事的表演、书法、绘画、摄影、工艺品制作等艺术活动。狭义的特殊艺术特指残疾人以特殊方式所从事的表演艺术,如聋人或肢残人舞蹈、盲人声器乐等表演。特殊艺术是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是按照艺术美的原则和规律进行创作的。在艺术实践中,残疾人往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和代价,需要严格训练,充分发掘潜能和生理补偿机制,才能克服残疾障碍,因此,特殊艺术所强调的不但是其主体——残疾人,而且突出了残疾人在艺术领域的追求和创造性,体现了残疾人在追求艺术美过程中的超越力量和独特的精神价值。

伴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1987年成立以来,在国内举行了千余场演出,直接观众达数百万人次;先后出访了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所创编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系列作品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舞蹈节目《千手观音》广为人知。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