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动态 > 报名时间|入口 >

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备考:西安市情概况(11)

2016-08-23 11:43:18 来源: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392.70亿元。新建人行天桥8座,建设公交港湾65处,新建改造绿地广场60个。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的天数251天。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4微克/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0%;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44微克/标立方米,下降6.4%;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125微克/标立方米,下降15.0%。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54.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68.3分贝。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1260起,死亡195人,受伤620人,直接财产损失1972.02万元。

【未来发展战略】

200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西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即:《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仅一年时间,2009年6月,国务院审批通过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其中一核指:“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并明确提出了 “加强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的核心城市规划发展目标。

《大西安发展战略规划》旨在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现西咸经­济一体化,实现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同时落实国家层面上赋予大西安“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战略定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唐长安,其具有宏大、开放、包容的中国气质,并具有一种中国独特文化所展示出来的大国风范。就现有国务院批复的106个城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义为国际性城市的只有四个,即:北京、上海、深圳和西安,我们认为大西安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以其自身优势与独特魅力,真正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文化之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在西部大开发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核心城市怎么发挥作用,怎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级?这应该是西部大开发中西三角城市(西安、成都、重庆)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较之于成都和重庆两市,大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占据了东西和南北大通道的核心重点地区,同时,大西安具备较成都、重庆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影响力。因此,大西安不仅应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其发展定位,而且还要肩负起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使命。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全力打造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方向,以2020年主城区面积达到850平方公里、都市区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为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西安市下一个五年的“首要目标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拉­大城市骨架,进一步完善主城区服务功能,培育和建设一批副中心城市、新城组团和重点小城镇,形成一城多核、山水同构、组团发展的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体系结构,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适宜人居、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

现在我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面临的两个核心是:如何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承担民族振兴使命;如何极化中心,引领大西北融入世界城市网络。

《大西安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到的大西安规划范围是指西安市行政辖区;咸阳市的秦都区、渭城区、泾阳县、三原­县和兴平市;渭南市的富平县、蒲城县,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都市区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人以上。其中大西安主城区范围为:以西安城六区为核心,涵­盖咸阳主城区、西咸一体化的泾渭和沣渭地区、国际港务区、临潼、洪庆组团、曲½­航天基地以及高新草堂片区,总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0万人。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