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动态 > 报名时间|入口 >

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备考:西安市情概况(5)

2016-08-23 11:43:18 来源:

【自然资源】

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千米,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据1980- 1986年土壤普查,全市有12个土类24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计181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复杂多样,为区内农作物的多品种组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直接侵袭,尚保留若干第三纪古老的孑遗植物,如银杏、水青树、连香、马甲子等。秦岭山地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垂直分布有高山灌丛草甸、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自然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计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2224种,为中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渭河平原主要为大田农作物、蔬菜、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有兽类55种、鸟类177种,包括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秦岭亚种、鬣羚、大鲵、黑鹳、白冠长尾雉、血雉、金鸡等珍稀动物。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境内已建立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储存地热水的地质条件,仅城区可以开发的地热面积约780平方千米,地下热水可采储量约为5.39亿立方米。

【人口民政】

◆人口 西安市2015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869.76万人,其中七成人口居住在城镇。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46.78万人相比,五年共增加22.98万人,增长2.71%,年平均增长率为0.54%。全市共有家庭户266.7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95.0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增加0.03人。在性别构成上,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6.50万人,占51.34%;女性人口为423.26万人,占48.6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18上升为105.49。在年龄构成上,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24万人,占12.56%;15~64岁人口为669.20万人,占76.94%;65岁及以上人口为91.32万人,占10.50%。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0.3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下降1.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民族 西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共有民族53个,其中少数民族52个,常住人口9.7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5%。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有6421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28%。其他少数民族, 10000- 1000人的民族有5个,分别是满族9928人、蒙古族3086人、朝鲜族1133人、壮族1201人、土家族1060人﹔1000- 500人的民族有3个,分别是藏族848人、维吾尔族690人、苗族655人﹔500- 100人的民族有7个﹔100人以下民族有33个,还有未识别民族29人。全市9区4县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莲湖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有3.5万人,其中回族有3.2万人﹔蓝田县最少,有146人。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