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动态 > 考试时间|内容 >

2017天津区残联系统招聘239名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人员考试笔试复习资料(6)

2017-08-25 09:39:25 来源: 天津市人才服务中心

(八)社区残疾人工作。主要包括:将各项残疾人工作纳入到社区建设之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维权、生活等服务;面向社区人群开展残疾预防宣传工作。

(九)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各级残疾人组织机构,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专门协会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培训残疾人工作者,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开展残疾人自强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做好《残疾人证》的发放与管理工作。

(十)维权。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执法检查,实施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定实施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查处侵害残疾人权益的案件,打击针对残疾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十一)政策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残疾人问题及与残疾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开展残疾人事业理论、政策和学术研究,实施残疾人状况监测。

(十二)残疾预防。主要包括:建立综合性、社会化的残疾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针对主要致残因素,实施重点预防工程;建立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减少先天性缺陷发生;强化计划免疫和初级卫生保健,减少传染病、慢性病致残;规范临床医疗药品使用管理,减少药物致残;做好补碘、改水等工作,减少因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医疗急救工作,减少意外伤害致残;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十八、我国残疾人事业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体系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以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为基本内容。人道主义,就是讲人道.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倡导人人怀有一份爱心,尊老爱幼,扶弱济困,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人道主义是人类优秀的思想体系和道德标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道义与价值,凝聚着社会的爱心与良知,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就是用现代文明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从而建立一整套关于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根本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平等·参与·共享”。人道主义与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体系。

十九、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组织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组织体系构成包括三部分: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包括专门协会)和基层残疾人协会、非残联系统残疾人组织。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综合协调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重大问题;各级残联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协助政府共同参与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监督和公共服务,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基层残疾人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各级专门协会根据各类残疾人特点开展活动。非残联系统残疾人组织提供补充服务。

二十、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怎样的?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以《残疾人保障法》为基础,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配套,以县(市)、乡镇(街道)、村扶助残疾人的规定为延伸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宪法》第45条对保障残疾人权利作了专门规定。《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各项平等权利作出了全面的规定。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律师法、劳动法、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等60多部重要法律中都有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规定。国务院颁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残疾人就业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34部行政法规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作出了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综合性的残疾人优惠和扶助规定,全国大部分的县(市)、乡镇(街道)和村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对残疾人给予优惠政策、扶助和照顾的具体规定。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为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奠定了法律基础。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