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5 09:39:25 来源: 天津市人才服务中心
十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宗旨是什么?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宗旨是: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保障残疾人以平等的权利、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即“平等·参与·共享”。
十三、我国残疾人事业有哪些特点?
(一)弘扬人道主义,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和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尊重残疾人的权利、价值与尊严,建立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把维护好和发展好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残疾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扎扎实实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
(二)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和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建立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确认残疾人的权利和义务,确定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明确残疾人事业各领域的指导原则和工作方针,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通过依法行政、执法检查、法制宣传、司法救助、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保障和促进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三)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大局协调发展。党委将残疾人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同步实施;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将相关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协调运作,有效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四)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开展社会宣传,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理解、关心和帮助;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为残疾人事业捐款捐物;建立广泛的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帮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兴办残疾人事业;支持和引导社会利用现有机构、设施及其他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五)坚持适应国情、讲求实效的发展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适应国情的残疾人事业业务体系、组织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思想理论体系,为事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针对残疾人迫切需要而又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重点抓好康复服务、义务教育、劳动就业、扶贫开发、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受益面广、适用有效的工作,使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探索,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残疾人及残疾人组织积极参与,有效发挥作用。残疾人不仅是残疾人事业的受益者,更要作为事业的参与者,积极投身于各项事业中,建言献策,推动工作。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联系政府、社会与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密切联系广大残疾人,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做好服务和管理,协调各方面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