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17:50:40 来源: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2)掌握通告、通知的写作要领:
通知:
(1)发布性通知。这类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印发领导讲话等。一般只需写明发布对象名称及执行要求即可。正文后直接附以印发和发布对象,不必标注“附件”字样。
(2)指示性通知。这类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作指示,部署工作任务。正文的结构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开头要明确交代制发通知的政策法规依据或事实依据,以概括简练的语言,说明行文的必要性。主体部分写指导思想、任务、要求、方法和步骤等,一般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条列项写,可以列小标题,也可用每段第一句作为中心句,概括该项的内容。结尾对通知精神加以强调,提出贯彻实施要求。不少通知在事项后自然收结,不另加结尾。
(3)知照性通知。这类通知用于告知一些不需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如节假日安排、人事任免与聘用、机构设置或召开会议等。这类通知在说明依据、告知事项后,一般以“特此通知”作结,不作说理分析,也不必提执行要求。
通告:
通告分为:周知类通告。主要是使受文者了解重要情况、重要消息。因此文中不提直接的执行要求。
执行类通告。主要向受文者交待需要遵守、执行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通告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使用发文机关加文种、事由加文种或只写“通告”二字。
正文:由缘由和通告事项两部分组成。缘由为发布通告的原因和根据,事项为须知和遵守的内容。用“特通告如下”转承连接。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并用“特此通告”作结。有时也可不写,形式比较灵活。
署名和日期:正文后签署发布通告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