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4 11:25:03 来源:
六十四、天津市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是什么?
《天津市残疾人保障条例》于2012年2月22日经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六十五、残疾人信访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是强调地方政府在处理信访问题中的主导作用。信访问题的处理要以地方各级政府为主,依靠信访问题发生地解决。“谁主管、谁负责”是指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按照信访问题的性质,属于哪个部门职责范围的,就由哪个部门处理。
(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原则。“依法”是指要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协调解决信访问题,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既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又不迁就纵容过高、无理要求;“及时”、“就地”是指要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尽快、就近解决残疾人信访反映的问题,防止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积累和激化矛盾。“疏导教育”是指在处理残疾人信访问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掌握信访群众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说服、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同时要将法制宣传教育贯穿始终,通过提供政策咨询、告知法定程序、进行批评教育等,引导残疾人知法、守法、依法信访。
(三)标本兼治、预防和化解相结合原则。各级残联要及时处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问题,深入分析信访问题的成因,变被动接受信访为主动研究信访,超前预防正本清源,标本兼治。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努力协调,密切配合,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和纠纷的产生。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各项政策措施要综合配套,同步推进,防止因工作不当损害残疾人利益,引发各种信访问题。要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残疾人信访信息作为评估、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信访渠道及时反馈残疾人意见,纠正偏差,完善政策,避免矛盾积累、扩大和激化。处理残疾人信访问题要关口前移,各级残联要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要加强预防,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等工作机制,切实把工作做在事发之前、把问题解决在事发之初、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公开、便民原则。“公开”是指信访部门在处理残疾人信访问题过程中,除涉及国家秘密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要向信访人公开信访工作相关信息、信访事项的处理过程及结果等,保障信访人的知情权,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便民”是指各级残联组织要以方便残疾人为宗旨,为残疾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并采用便于残疾人反映问题和查询的方式和程序,受理、办理信访事项。
(五)“双向规范”原则。“双向规范”强调依法规范信访活动的双方,既要依法规范残疾人的信访行为,又要依法规范残联信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行为。残疾人有依法信访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采用法律禁止的方式和行为,要自觉履行义务,维护信访秩序。各级残联组织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处理残疾人的信访问题,要权责统一,对其行为负责。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六十六、什么是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的主要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公共交通设施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公共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卫生间、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的主要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语言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盲文、大字印刷,方便盲人、聋人使用的网络,电子信息和辅助设备、技术等。
标签:
(责任编辑:ershixiong)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