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动态 > 考试时间|内容 >

2020上海松江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大纲(6)

2020-05-22 10:16:32 来源: 上海松江

B1、观点评析题

某网络论坛中有这样的观点:

网友A:在单位里面,搞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没必要成天去搞人际交往!

网友B:那不一定,我们单位的一个伙计专业技能一般,但人缘好,很会来事,还不是多次被评为先进!

请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答题示范】这两位网友观点的焦点,是工作中是否需要注重人际关系的问题。网友A认为工作中自己的业务能力是首位的,而网友B认为业务能力不好不要紧,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才是关键。

这两位网友的观点都有其片面性。在工作中,业务熟练、专注本职是必要的,也是一个职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但是,人是在团体(集体)中工作的,不可能脱离其他人而独立存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力量、工作效率的助推器。当然,就工作这个命题来说,业务精熟是必要条件,人际关系和谐是充分条件,二者是有主次之分的,不能把充分条件当成必要条件。因此,只是人缘好、会来事儿但专业技能跟不上的,虽然短时间内可能获得一些利益,但是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不良工作风气,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于人于己都不好。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既要保证自己的业务过关,也要与同事间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这样才更加有助于我们工作的完善。

B2、案例题

2014年,小李以优异成绩考取某省直某事业单位的工勤岗。刚开始,小李干劲很大,工作热情很高,可慢慢变得做事拖拉,精神倦怠。小李当初选择这个工作,是考虑到事业单位比较稳定,工作压力比较小。可实际工作后,他发现干的大多是杂事,有的还是体力活,还经常加班,收入也不太高,心理落差很大,他还觉得工勤人员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发展空间很小。小李的朋友也都劝他:“你还年轻,有专科文凭,又学了点技术,应该出去闯一闯。”小李感到很纠结,对选择这个岗位甚至有点后悔了。

结合案例,你认为小李应该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安心工作?

【答题示范】案例中的小李出现这样的心态是发现实际工作不如自己预想中的好。其实工作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一方面,这份工作要有能够适合工作的人;另一方面,这个人也要能够适应自己所做的工作。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是工作的人主动调整自己,去努力适应一份工作,而不是干等着合适自己的工作从天上掉下来。

对于小李来说,自己首先应该端正认识,每个岗位都有其特点,彼此是不完全相同的,而自己所做的工作就是工勤岗该做的(如为别的部门同事服务等),既然入了行就要努力适应工作环境。其次他也应当清楚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优势,工勤岗是需要一定专业技术才能够报考的,而自己有一定的文凭和技能,符合岗位需求。换句话说,这个岗位,也许换了别人还不如自己,因此自己要有自信。而且在这个岗位上,自己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改进或创新技术。另外,对于小李来说,工作中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不用太过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相 信时间能够证明一切,只要努力和付出了,总能得到收获。

B3、材料分析题

从技校毕业生到“中国北车资深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从一名焊工到破解世界性焊接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作为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一名焊接机械手操作工,谢元立却演绎了不同寻常的职业传奇。

1988年,谢元立走进长春客车厂(长客股份公司的前身)焊接车间水箱工段,成为了一名焊工。当谢元立真正拿起焊枪,焊出第一个合格产品时,他就暗下决心,“既然干上这一行,就要干出个样儿来”。

工作第二年,谢元立就在全厂技术比赛中获得了“焊接状元”称号。“当时深刻感受到公司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和需要,一下子觉得走技能人才的路特别有前景。”谢元立说。

从此,谢元立更是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钻研技术上。“不能光知道咋干,还得知道为啥,问题在哪”。凭着这股子钻劲儿,谢元立不但带领水箱班苦练基本功,更在改进工艺和执行工艺纪律上做起了文章。1999年,长客进入技 术研发和产品研制的新阶段,焊接机械手开始走进工厂。谢元立被选聘到机械手班担任班长,从手工焊岗位转到凭指令指挥焊枪的新岗位。

(责任编辑:小月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