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 申论 >

社区申论备考: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

2019-08-08 09:55:25 来源: 中公教育邵依伟

社区工作者申论是部分地区社区招聘的重点考察内容,因此掌握社区申论作文的素材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社区申论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进入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社区工作者招聘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 社区工作者复习资料
社区工作者考试热点 专业知识 免费讲座
社区工作者模拟试题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加入社区考试交流群:640017112 | 官方微信 sqgzzks      微信一对一金牌解答:zgsqgj

梁启超先生曾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有利于个人的德行是私德,而为群体考虑的德行方称之为公德。在公共社会中,个人的权利是有边界的,遵循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享受个人自由,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也不应干涉其他人的正当权利,公共意识的涵养关乎着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

涵养公共意识,优化管理制度是基础。刘禹锡有言:“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而智。”古人对以制度为代表的法治存有的独到见解,足以彰显制度对于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程度。而公共意识,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若无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类似养狗扰民,公园广场舞噪音等时间依旧会层出不穷,严重损害着周遭众人的合法权益。而倘若能够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各项公共行为画下基本的准则红线,则可保证公共意识,公共行为均在可控范围下运行与强化。由此,政府机关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公民涵养公共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涵养公共意识,强化素质教育是关键。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披荆斩棘,四十年砥砺奋进,我们取得的成就已是不可言述,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国民素质却已经大不如前。公交车投假币,拒绝让座,中国式过马路,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沦丧了公共意识,最主要还是源于素质教育的缺失。教育决定了人类的今天,同样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在此,学校和家庭担负着重要的主体责任,以核心价值观为最高引领指导,引导民众建立起正确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能够有效的提升群众遵循社会公德的意识。

(责任编辑:小星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