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19上半年公益岗考试笔试备考(公基)手册
P. 8

中公教育助您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合议制度
                       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审判组织,代表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集体
                   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合议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合议庭。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
                   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
                   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
                   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
                   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特别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某些特殊类型的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特别程序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
                   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禁
                   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予以拘留、罚款。


                        七、行政法
                       【知识速记】
                       ★行政处罚的种类,是行政处罚外在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行政处罚法》第 8 条的规
                   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以下七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
                   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
                   政处罚。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
                   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
                   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
                   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
                   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行政复议申请:
                       1.申请时效。复议申请的期限是 60 日。但法律规定申请期限超过 60 日的除外。因不可
                   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申请形式。书面或口头申请。
                       3.申请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jl.offcn.com……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