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 11:39:28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参考答案】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仅只看经济效益,更看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此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却出现了临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这不得不发人深思,令人警醒。该案由于涉及人员多、组织严密、影响恶劣、性质严重,因而依法受到人民法院严厉惩处。
这一案件反映了某些地方和单位没有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政治站位不高,纪律规矩意识缺失,对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不到位,弄虚作假,片面追求政绩。他们不在污染防治上下功夫,却在监测数据上动手脚、打歪主意,可见其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其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中央相关要求,触犯法律“红线”。这些涉案人员毫无法治观念,违法妄为,损害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我们要吸取该案的教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生态环境部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惩处弄虚作假行为,不断强化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环境监测不当干预。对环境监测不当干预和弄虚作假的,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其次,要加强环保法制教育,提高公民尤其是环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本题中涉案人员对造假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涉案的市环保局办公室原主任竟然认为干扰监测仅仅是违规,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基层公职人员的环保法律法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哪些行为轻则惩处,重可入刑。要对地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力度防范和惩治,对造假行为的源头一追到底。
最后,积极利用最新技术手段打击数据造假行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机制,将远程监控与实地抽查相结合,采用飞行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规范监测站点的设置和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全面、准确。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