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2022年社区工作者面试模拟题(2.21)(2)

2022-02-21 13:41:57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参考答案】

苏东坡有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有诗:“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与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阐述的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人人都想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不可能始终都一帆风顺。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也不会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人生匆匆,光阴荏苒,与其在不快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不如从伤害自己的境遇中解脱出来,把握好分分秒秒。如此一来,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如果我们学会接纳人生的不完满,凡事就可以看开一点,少几分抱怨和哀叹,多几分坦然和洒脱,可以避免陷入追求完美主义的心理误区。

除此之外,我认为,“不完满才是人生”还有其特殊的积极意义: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不完美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醒,而完美往往是“高处不胜寒”的迷惘。杨绛曾说,她愿有一件凡间的隐形衣,而这隐形衣就是身处卑微。权力、财富上的不完美,使一个人隔绝于世,能更清楚地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认清世间百态。有人甚至说,身体上的不完美成就了霍金。暂且不论此话妥帖与否,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不完美,使他意识到只有靠超越常人的思维才能立足于社会。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正是这些不完美,才使一个人清楚地看到前方的路的曲折、路旁的荆棘杂草,找到合适的定位。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自古文章憎命达,正是文人被贬的政治生活的不完美,成就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仰头大笑出门去”的李白,有着“且放白鹿青崖间”的豁达、“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悲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雄壮,诗仙的价值就在他的每句诗中闪现。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落魄的文人,有一份难得的旷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努力在不完美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推荐阅读:

2022年社区工作者面试模拟题(2.18)

2022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公基(2.18)

2022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行测(2.18)

(责任编辑:hui)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