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2022年社区工作者面试模拟题(1.10)(2)

2022-01-10 10:37:16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参考答案】

这道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分为两个小问,第一问属于开放式问题,要求考生对于材料中的政府措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作答此题,考生可以参考结构化面试中的时政热点问题的作答方法来回答本题,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适度引申。

首先,材料二中列举的支持观点一和观点二都属于借助社会的力量,打击窃贼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的稳定。其实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刺激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小偷看了之后心里会发慌。群力群防,是很有道理的。大家都携起手来,社区会更安全。观点三则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面对盗贼行凶,市民有义务与犯罪分子做斗争,而不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考生在从支持的观点答题时需要注意,与犯罪分子做斗争时,不代表必须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可以采取举报、协助警方抓捕的方式,以此来保护自己。

除了材料中的观点,这里我们额外给出几个思路供考生参考。第一,政府鼓励市民参与抓贼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需加大引导宣传,以智取为主,不要加大无谓的伤亡;第二,站在民众和社会自治角度看,“市民抓贼”也是一项正当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设有专门的正当防卫条款;第三,政府鼓励市民参与抓贼,这里的“参与”可以理解为提供线索,不一定要亲身抓捕市民,市民提供的多重线索对于案件的侦破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考生也可以从反对的观点出发。材料三中的反对观点主要是从市民不具备与犯罪分子搏斗的能力角度出发,认为市民在抓贼过程中有可能受到伤害。盗窃案频发主要是因为警力不足,拿百万现金用于奖励市民抓贼,不如用在增加警力和治安防范机制上。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入室盗窃犯罪的可能性,形成长久有效的机制。

除了材料中的观点,这里我们额外给出几个思路供考生参考。第一,在法治社会,即便是警察抓人也需要出示执法证件并通过法定程序,而普通市民如果为了获取奖金就去抓人,无异于用一种违法行为去打击犯罪。第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不排除这一措施短期内“成效显著”,但是“抓贼”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生命风险,要消除这种担心,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严密、常态制度化的权利救济补偿通道机制来现实。第三,“警力不足”的原因有可能是警力资源被不合理占用、警力分布结构不合理、当前警察经费往往没有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等现实情况,也是形成“警力不足”的一个重要背景。

最后,不论考生选择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立足于材料分析问题,指出自己的观点。其实不论有没有物质奖励,市民在面对盗贼行凶时,都有义务与犯罪分子做斗争。但是在抓贼时更应量力而行,不鼓励、不提倡市民与犯罪分子硬碰硬,应灵活处理。重金之下的抓贼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必要的捉拿本领才行,毕竟公安民警才是打击犯罪的主力军。警察抓贼是职业要求,而民众抓贼是道德素质的体现,适当的奖励是应该的,国家的受伤救治保障也是必须的。但是过多的物质刺激会背离社会正常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审慎地进行公开宣示。

第二道题目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多项选择式问题中的排序题。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序时最重要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其次才是材料中热点问题的解决,最后是对问题的补充。

推荐阅读:

2022年社区工作者面试模拟题(1.7)

2022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公基(1.7)

2022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行测(1.7)

(责任编辑:hui)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