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 专业知识 >

社区专项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篇(2)

2021-07-28 11:39:03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中公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研究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选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C。中公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①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D。中公解析: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故本题答案为D。

4.【答案】B。中公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何者为第一性,即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A项“君子以自强不息”表现的是一种道德品质,与哲学无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表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C选项“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表现的是一种运动观,“天不变,则道亦不变”体现的是一种静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与题意不符。D选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是一种实践观,而“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B选项“气者,理之依也”承认了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而“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承认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两者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B。中公解析: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A不选。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B当选。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C不选。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指引着人生道路的方向,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6.【答案】B。中公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目的是认识世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利用这些认识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社会。故本题答案为B。

7.【答案】B。中公解析:①③说法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的,其产生和发展与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实践密切相关,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来源于革命实践并通过革命实践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又对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④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哲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贵品质。

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dly4489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