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社区考试公共基础历史文学知识:盛唐“老李杜”

2021-10-13 13:50:28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刘慧娟

唐诗是我们文学常识部分考试中一大热点,整个唐朝分为四个阶段,盛唐最出大诗人。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学习两位诗人,

一、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唐陇西郡成纪,即今甘肃平凉人,生活在唐玄宗在位前期。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贺知章将李白比作天上下凡而来的仙人,称李白为“谪仙”,被后人称为 “诗仙”。李白的诗富个性,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诗的内容表现出蔑视庸俗,反抗和不媚权贵的叛逆精神。

体现这种精神的两个代表作:《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背景,唐玄宗初年,李白由吴筠推荐,被唐玄宗招进京,命他为供奉翰林。李白初到长安,有过短暂的得意,不过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不多久,因权贵的谗毁,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古代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理想不能实现,通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留给朋友作别,南下绍兴。

二、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因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玄宗后期,也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现实主义是杜甫创作方法上的最大特色,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风格。大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体现他忧国忧民精神的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背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春望》的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以长安陷落。当时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自然界的春天来临,国家仍无春色,“感时”“恨别”体现出他内心的国恨家愁。

(责任编辑:小月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