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10:01:51 来源: 人民网
注重均衡,构建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平导向的教育供给体系,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城乡统筹机制,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区域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优秀师资的辐射引领作用,采取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名校办分校、结对帮扶等多样化办学机制,为各学校之间共享资源、以强带弱、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搭建平台,推进所有学校共同发展。
创新引领,构建改革发展机制。一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应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与创新,覆盖偏远农村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另一方面,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优秀师资队伍是最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深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完善教师补充、培训、交流、待遇落实各项机制,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从教积极性,努力让长期工作在艰苦地区的农村教师有地位、有尊严、有发展空间。
共建共享,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积极作为,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应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推进分工合作,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步伐,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渠道。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家庭互动、线上线下互补的新模式。
强化实施,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政府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应全面贯彻国家战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构建政府为主、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均衡发展推进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教育资源投入配置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有章可循。加强统筹领导,精心组织、高位推进、强化考核,切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确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3日 17 版)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