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10:24:37 来源: 中公教育
二是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专门指导和服务的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是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过低。如此,大学就业指导难免会成为花架子。
[参考对策]
首先,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大学就业指导也就更应该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好高校学子,以及社会用工需要。一方面应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避免没有创业过的老师讲创业此类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应保障教材的与时俱进,不能只是一本教材用几年,教材的鲜活与时代接轨很有必要。就业指导应弱化对理论的讲解,强化对实用技能的培训。这也就意味着,教会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以及投简历如何实现“精投”,还如提升面试能力等,这些实战技巧培训会更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应注重提升就业能力。自我管理知识和求职知识,比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以及面试技巧、职场社交、职场礼仪等,这些最为基本的职场常识,并非是临近毕业时或者初入职场才去临时抱佛脚。在校内注重提升上述能力,当就业来临时才能应对自如。
留在“入学”阶段。而作为学生毕业、就业方面引导者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其作用并未尽如人意。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