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社区公基知识:影响需求量的几个因素

2019-06-27 11:24:23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部分地区社区招聘的重点考察内容,这一部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社区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供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进入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社区工作者招聘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 社区工作者复习资料
社区工作者考试热点 专业知识 免费讲座
社区工作者模拟试题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加入社区考试交流群:640017112 | 官方微信 sqgzzks      微信一对一金牌解答:zgsqgj

一、商品价格水平-影响需求量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商品价格升高,则该商品需求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则该商品需求量增加。说好的吃土时期,抵不住买一送一;原打算啥都不买,败给了满千减百。价格因素是影响需求量的最主要因素。

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呈正比,即收入越高,需求量越大;收入降低,则需求量减少。有钱任性,土豪就要买买买。

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劣等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呈现反方向变动,收入越高,对劣质商品需求量越低。一个年薪百万的土豪,可能很少会去地摊上买山寨货。

三、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

相关商品一般指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如农夫山泉与百岁山矿泉水、洗衣粉和洗衣液。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如手机和充电器、球和球拍。

互为替代品的两个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一个商品价格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但它的替代品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亦然。例如,如果洗衣粉涨价,则它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与之功能类似的肥皂销量可能会增加。

互补品的需求量则同向变动,一个商品价格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它的互补品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如果市场上汽车价格上涨,则汽车和汽油的需求量都会相应减少。

四、关于消费者的偏好

(责任编辑:小星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