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每日一练 >

2018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法律常识每日一练(3.7)(2)

2018-03-07 10:55:25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1.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关键的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自己的行为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本题中不是因为甲自己的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是他人的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对于行为人而言,这实际上是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得逞,故只能成立犯罪未遂,而不是犯罪中止。甲在实施完犯罪行为之后,虽然欲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但犯罪结果实际上是由他人的行为防止发生的,所以甲成立犯罪未遂。按照刑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规定: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记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个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A项是稿酬所得,B项是偶然所得,D项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都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C项公司经营收入应当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题干中状况属于第三人代替履行,第三人只是履行主体而不是合同的当事人,违约责任只能是当事人的责任。《合同法》第六十五条中说明: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所以,本题中,不予赔偿。

5.答案: D

解析:《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张某17岁,自己靠承包田和外出打工度日,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正确答案为D。

2018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政治常识每日一练(3.6)

2018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基每日一练(3.6)

2018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每日一练(3.6)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