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 行测 >

社区行测备考技巧:“晏子使楚”中的逻辑思维(2)

2018-04-10 09:27:03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评析】

晏子使楚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故事虽然短小,容量却很大,特别是其中所显示的逻辑力量。晏子使楚,一波三折,在每一回合的较量中,他都自如的运用了推理作为论辩方式。

第一个回合中用的是必要条件推理,推理如下:

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

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该推理前提真实,形式有效,结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据此,楚人一定要晏子从狗门入的话,那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

第二个回合的较量中,晏子开始极尽夸张,形容齐国人多,故意对楚王后半句置之不答,为后面的答辩埋下伏笔。当楚王表示晏子是不合格的使者之意思时,晏子提出了齐国派使的原则:贤能的人被派到贤明的君主那里去,不肖者被派到不贤明的君主那里去,不肖之人被派到不贤明的君主那里去。我是不肖之人,所以,我被派到不贤明的君主这里来了。

这是三段论推理的有效形式。这样,楚王便被划到不贤明君主之列了。

在第三个回合的较量中,晏子成功的运用了类比推理。桔生淮南果实仍为甜桔,移植淮北则变成酸枳,其原因在于水土不同;同样的,齐人在齐不为盗,入楚则为盗,原因亦在于齐楚两国水土不同。这样,齐人入楚为盗的原因不在齐,而在楚。该类比方法有人称之为比喻论证。这样,晏子凭藉手中的逻辑武器接连取得了三个回合的胜利。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大家会发现这里面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我们必然性推理中的逆否、三段论、以及可能性推理中的类比推理,所以千万不要把逻辑和生活割裂开,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把知识点带到生活中去,避免出现一些错误。

(责任编辑:dly4489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