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每日一练 >

2017年陕西社区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0.13)(2)

2017-10-13 13:56:15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1.【答案】ACD。解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其包含的哲学意思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B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CD。

2.【答案】ACD。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答案】CD。解析: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差别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差别。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人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人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4.【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著名论断。首先是说生产力是终的决定性力量,其次是说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灭亡有客观的生产力物质条件,再次是说社会形态的具体历史性。

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信息大全

2016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2016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备考:仿真模拟汇总

2016陕西社区笔试试题答案解析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