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每日一练 >

2017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法律常识每日一练 (5.4)(2)

2017-05-04 14:12:46 来源:

1.答案: A

解析: B项宣告失踪,C项保险纠纷,D项侵权责任都是民法领域,用民事诉讼,只有A项是甲和行政机关的纠纷适用行政诉讼。

2.答案: C

解析:《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2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C中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条款,无效。故正确答案为C。

A、B、D中情形应默认有法定代理人的参与,否则均无法进行。

3.答案: D

解析: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选项中的不告不理是民事司法的特点,不属于行政执法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全部接受,承诺成立后意味着合同成立,对要约人和承诺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承诺的成立条件中,必须具有以下三点:

1.受要约人同意要约,即第三人同意要约不构成承诺;

2.承诺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要约期限届满后,要约将自动失效,逾期答复不构成承诺;

3.承诺必须是对要约发出完全同意的表示,对要约邀请的答复不构成承诺。

D选项,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虽然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的意思表示,但其内容具体确定,具备要约的一切条件,可以认定为要约,乙完全同意了要约的要求,构成承诺。A、B、C选项由于缺少成立的条件故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行政法律行为效力中的确定力是指行政法律行为的不可变更力,即指行政法律行为有效成立后,不得变更或撤销。营业执照中的营业范围确定后,未经过合法途径是不能随意变更的。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2017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政治常识每日一练 (5.3)

2017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基每日一练 (5.3)

2017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每日一练 (5.3)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