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每日一练 >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每日一练--经济常识 (5.9)(2)

2016-05-09 10:45:06 来源:

1.答案: BCD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十二五”规划中所体现的“民富”措施,选项A追求的是“国富”问题,而不是民富,故排除,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国家通过一些手段增加人民收入,体现的是民富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C、D。

2.答案: D

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很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证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证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3.答案: ABCD

解析: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规范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级分化的措施是

(1)保护合法收入。即保护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的一切收入。

(2)取缔非法收入。即坚决取缔、严加惩处以非法手段牟取利益。

(3)整顿不合理收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理收入的因素。

(4)调节过高收入,主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收入分配结果进行调节。

(5)通过社会保证制度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据此本题ABCD均可选。

4.答案: AD

解析:

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故正确答案为A、D。

5.答案: B

解析:

中国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政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财政政策由稳健变为积极,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民生工程;

(2)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鼓励银行放贷同时试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地方发展融资;

(3)政府加大了扶助的力度,通过提供融资便利、税费减免、出口退税、提供培训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业,刺激就业;

(4)提高社会保证水平、加快养老医疗制度改革,刺激国内消费。本题ACD属于应该采取的经济措施,而B项不符合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当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速过快出现泡沫,国家就会采取从紧的政策。此时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了,货币供过于求。

此时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手段(提高税收,减少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等)和货币政策手段(提高利率水平,提高准备金,提高基准利率等)来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程度。

当通货紧缩或者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国家就会采取宽松的政策。此时经济放缓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了,货币量供小于求。

此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手段(减小税收,增加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等)和宽松货币政策手段(降低利率水平,降低准备金,降低基准利率等)来刺激经济增长,减缓经济衰退。

》》更多、更全社区工作者考试信息 尽在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小编推荐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全卷模拟?汇总

2016社区工作者面试试题精选汇总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 申论备考 | 公基备考 | 专业知识备考 | 面试备考 | 考试热点| 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版权声明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标签:

(责任编辑:jixiangxue)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