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2016陕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日常练习题(一)(2)

2016-09-06 14:54:13 来源:


1.【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气,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A。解析:唐朝诗人顾况的这首诗表明了冬青树、禾、豆苗等事物各有自己的特性,遵循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3.【答案】A。解析:题干的描述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带来了利,同时也带来了弊,这体现的就是矛盾具有两面性,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也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因为我们说矛盾的普遍性指的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即看事物与问题时要看到它的两面性。故本题答案选A。

4.【答案】A。解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就是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积跬步”“积小流”是量变的过程,到一定程度,积累的跬步会“至千里”,积累的小流“成江海”,这就实现了质变。体现的就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CD选项均与题干无关。故本题答案为A。

5.【答案】B。解析:对“超级月亮”天文现象的,体现了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同时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并且无限的。B项说法太绝对,本身说法错误。ACD项都对。故本题答案为B。

6.【答案】B。解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指的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体现的是物质的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故本题答案选B。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概念,列宁对物质给出的概念就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8.【答案】C。解析: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指的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不是全盘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所以C的说法显然不是辩证否定的观点。故本题选择C。

9.【答案】C。解析: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故本题答案选C。

10.【答案】D。解析: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更多、更全社区工作者考试信息 尽在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小编推荐

2016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2016陕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汇总

2016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多选题)精选汇总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