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5 10:28:03 来源:
1.【答案】ACD。解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一个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认识的智慧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故A项正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B项错误。C、D项均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故本题答案选ACD。
2.【答案】ABD。解析:AB主要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D项是荣辱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C项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发展目标,是指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故C项不选,本题答案为ABD。
3.【答案】ABCD。解析: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本题选ABCD。
4.【答案】BCD。解析: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这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A项不属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故本题答案选BCD。
5.【答案】ACD。解析:2015年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并就中国改革发展前景、“一带一路”建设、中方主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发表看法,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梦,实践证明,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推动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同世界各国建立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CD。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