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10:12:38 来源:
1.【答案】BD。解析: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意图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故本题答案为BD。
2.【答案】BC。解析:人是社会历史的活动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具体有三个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C。
3.【答案】ABD。解析: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C选项把国家简单的等同于某个统治阶级的政权机关,说法片面。故本题答案选ABD。
4.【答案】BC。解析:A项的意思是指,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D项的意思是指,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祸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A、D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B项的意思是指,江海的形成是由于小河水不断地积聚,体现了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C项的意思是指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体现了质量互变的原理。故本题答案选BC。
5.【答案】AC。解析:自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意在指出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着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而在同一矛盾中,又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体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在矛盾体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涉及到的是不同的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涉及的是同一个矛盾,荷花与绿叶是不同的矛盾,因此排除BD,本题选AC。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