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8 10:49:39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1.答案:BCDE
【答案解析】:对长期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医疗,具体做法是:(1)评估长期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确需要开展的服务活动。(2)拟订服务的具体计划,包括患者生理指标的维护、家庭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医务人员的定期查访等。(3)寻求社会资源,拓展有效的转介程序,减轻医生和患者的负担。(4)给予家庭照顾者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慢性病患者实行家庭治疗的社会工作方法的服务内容。考生不仅需要掌握这一知识点,还需要注意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的类型、含义、实施步骤等。
2.答案:D
【答案解析】:家庭领域的性别关系既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也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具体体现。实现和谐的家庭性别关系本身既是一个目标,又是构建其他领域性别平等的基础和前提。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各层次内容。
3.答案:B
【答案解析】: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身份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由现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尤其是由健全人到残疾退役军人,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旧角色认识不清、理解不一,往往造成心理失衡、角色失调、行为失范。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比较普遍的心态特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导致情绪不适和问题行为的有缺陷的思维模式,推进适应角色转变。本题中,鉴于张先生目前的状况,小欣首先应解决其非理性信念问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考生还需要掌握其他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的共性方法。
4.答案:BCDE
【答案解析】:认识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包括: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他们所处的环境,与服务对象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问题的发生与持续的时间;他们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而小明自己对自己问题的感受则是属于主观因素。
【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预估过程中,认识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方面因素。
5.答案:C
【答案解析】: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特殊行为群体学生,包括有暴力倾向、网络成瘾或者违纪违法的学生。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特殊群体。请注意特殊群体的定义及内涵。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标签:
(责任编辑:小花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