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2014年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自然常识(8)(2)

2014-11-11 17:35:23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中公解析: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至,是极的意思,是日形长到终极的很短,天气开始炎热。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很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很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2.答案: ABCD

中公解析:

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ABCD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需要我们重点保护,故正确答案为A、B、C、D。

3.答案: D

中公解析:

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田野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相对较高,雾现象不明显。其实除了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蒸气的含量比较高。本题正确答案为D。

(责任编辑:fyr)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