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10:08:06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安菡
在如今的考试中,科技占比逐渐增大。且对于科技的考察已经不是单纯的直接考察,而是结合时政、文学、生活现象等综合出题。诗词类的考试题目是近些年科技考试的一大亮点。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总结在古诗词中涉及的科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科技。
1.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该诗句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村居山喜》。诗词中花香袭人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该诗句出自清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就在于是否生成新物质。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在开采石灰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锻造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露的形成,是一种水汽凝结现象。九月初三,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夜间地面温度下降,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的温度也随之下降,在降到“露点”以后,多余的水汽析出凝结成水滴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就是露。包含着物理学上的液化现象。
4.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储光羲的《钓鱼湾》。和潭清疑水浅相关的是光的折射知识。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会使得光在两种介质的边缘发生偏折。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从水池底部反射的光从水到空气的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进入人眼时,折射角比入射角大。折射角越大,看起来的实际深度就越浅。所以映入我们眼帘的潭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要浅很多。
标签:
(责任编辑:dly4489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