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 行测 >

社区行测备考:解决定义判断题的方法

2020-06-30 11:26:49 来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张赟超

目前,各省社区工作者考试已经启动,那么这段时间将是我们学习的黄金时期。众所周知,定义判断在行测考试中是一种较简单的题目,但是想要拿分却不是很容易。那么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学习一种归纳概括的方法来解决定义判断中的一些题目。具体方法由以下题目呈现:

【例题1】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有个著名的拔河实验:当拔河的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量反而越来越少,并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这一现象被称作“林格曼效应” 也叫“社会一逃逸”。

根据上述定义,下述不属于林格曼效应的是:

A.一群人围观某个需要帮助的人,却很少有人真正伸出援手

B.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

C.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

D.把男大学生分成2人、4人、6人各一组,要他们大声喊叫,并记录各人的音量,结果发现,个人的音量随着团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

【答案】C。中公解析:分析题干,我们发现题干定义通俗易懂,专业难懂。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归纳概括,提炼核心句为“在特定场合,人数越多,平均力量越少”。题干为选非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选项。A项场合中,人数变多,援手变少,符合题干定义,排除。B项场合中,人多添乱,力量也变小,符合题干定义,排除。C项场合人多得到的结论相同,未涉及力量变少,不符合定义,当选。D项人越多,音量越低,符合定义,排除。因此,答案选择C。

【考点点拨】:当我们发现题干定义较长,且通俗易懂时,可对题干进行归纳概括,比较选项,进而选出答案。

【例题2】

木椅子效应是指将成绩相等的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坐在舒适的沙发椅和很不舒服的木椅子上学习,不久之后,坐木椅子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坐沙发椅的学生成绩高出很多。原因是坐木椅子的学生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表面看来好像不安而好动,实质却因此给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而坐沙发椅的学生,由于舒适而一动不动,致使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相对减少,学习效果因此就差一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木椅子效应的是:

A.某学生从小到大饱受责罚,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B.某家长为鼓励孩子暑天学习,每天为其提供冷饮

C.小刚每天步行上学和回家,风雨无阻却学得很好

D.搬入新书房一个月后,小明的成绩名次一路攀升

【答案】C。中公解析:分析题干,题干较长但易懂,进行概括可得“学习环境差促进学习效果变好”。分析选项可知,A项学习环境差,但效果不好,不符合题干,排除。B项未提到学习效果好坏,不符合题干,排除。C项步行上学条件差,但效果好,符合题干,当选。D项,新书房学习条件好,效果也好,不符合题干,排除。综合来看,只有C项满足定义,因此选择C。

【考点点拨】:当我们发现题干定义较长,但是通俗易懂,我们可以进行高度概括定义,比较选项,选出最优选项。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大家更加了解了归纳概括带来的便利性,各位考生可以在备考中多做相关的题型,掌握更多的技巧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作答效率。

(责任编辑:dly4489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